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搜狐新闻】冯亮医生:取长补短“弥合”中西医学
原文链接:http://mt.sohu.com/20161020/n470763090.shtml
(摘自《搜狐新闻》)在前往冯亮医生办公室的路上,笔者也一直闻到一种淡淡的香味。同行的是冯亮医生的助手,他说,那是甘草的味道,甘草可以将各种药物弥合在一起,让他们各自发挥效果,又能和平共处。
在许多人看来,中医与西医间似有沟壑,无法弥合,但在冯亮医生看来,只需要一把甘草,二者不但能够共存,还能发挥出互补长短的特殊功效。
珍视传统的继承者
冯亮医生从医,离不开家庭的影响。由于祖辈行医,从小耳濡目染,冯亮医生对中医充满了认同感。“中医看待疾病的方式,自成一体。那是一种介于生命哲学与医疗技术之间的视角。”尤其耳鼻喉科,更因其对中医内外兼治思想的充分体现,而引起了冯亮医生的兴趣。
“中医药方法治疗耳鼻喉疾病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冯亮医生说,“最早的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唐代开始,就有专门治疗耳鼻喉疾病的方剂,一直到明清,已经发展出一整套药物和技法。”他介绍说,耳鼻喉疾病,尤其是耳鸣的疗法,是中医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套方法。它不但需要按照中医理论辩证用药,更兼具中医外科的医学思想和技法。
“不仅如此,中医思维中日常饮食习惯养成及一些锻炼方式对耳鼻喉疾病的预防也很有意义,中医药在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冯亮医生说,“在耳鼻喉疾病领域,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地位,这也是我决心在中医领域不断探索的原动力。”
取长补短的弥合者
“目前,临床治疗耳鼻喉疾病的许多术式都是从传统中医的技法中衍生和发展而来,中医耳鼻喉科可以说是具中医特色的学科之一。”冯亮医生在耳鼻喉疾病的诊疗中非常肯定中医作出的宝贵贡献。“更要总结发现并弥补传统医学中的短板。”
“虽然从小接触中医,让我对中医有很深厚的感情,但我也意识到中医存在许多短板。”冯亮医生说,“比如一些中医疗法所使用的药物、器械等个性化治疗方案,很难用现代医学的动物实验方法等验证,这给中医传承带来了一些影响。”
经过系统西医学习之后,冯亮医生当了十年西医普通外科医生后,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医学志向,重将中西医治疗耳鼻喉疾病作为明确的研究方向。
“中医与西医,从医学上来讲属于互补的两种思维体系,是应该被在一起的。”冯亮医生在谈到自己中医、西医双重学习经历时说,“中医偏重整体观,西医偏重微观,这是他们经常会出现矛盾的原因,但这也是他们应该通力协作的原因,整体与局部密不可分,过于偏重任何一端都无法全面诊治患病的一个个人。”
中医与西医各自都有各自的长板和短板
在冯亮医生看来,中医与西医各自都有各自的长板和短板。“比如在耳鼻喉疾病领域尤其是耳鸣耳聋方面,一些功能性疾病,通过现代化检查有时无法发现器质性病变,但是患者就是感到不适。发现不了病变和病因,西医往往束手无策,而中医对人的整体观察与评估就有了用武之地。”以此为抓手,冯亮医生展开对功能性耳鼻喉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比如中西医治疗耳鸣耳聋等。
他发现,许多在西医看来原因不明的功能性耳鼻喉疾病,虽然病在耳鸣耳聋,症结却与心、肺、脾、肝、肾五脏有关,所谓“魄门亦为五脏使”,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当然这类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全靠中医,西医的生物反馈疗法也是很好的自然疗法,与中医配合进行,效果非常理想。”
对于未来中西医人才的培养,冯亮医生表示:“中西医人才培养相对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人才培养都要难得多。不但需要培养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还要培养循证的西医思维习惯,甚至还需要培养较高哲学修养,这对一个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有能力将割裂的现代医学重新弥合,追求疗效造福患者。”
专家简介
★ 原湖北省黄石市耳鼻咽喉科医生
★ 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
个人简介
从事耳鼻咽喉科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精心探究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的病理研究,并与医院诸多权威医生深入研究和探讨。撰写论文十余篇,被权威期刊录用并发表。目前已治疗耳鼻喉患者几千余例,医术精湛,视病人如亲人,因而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专业擅长
在耳鼻咽喉疾病微创治疗技术方面有着深入研究,成绩斐然,得到业内医生的高度评价。擅长治疗神经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等及神经性耳鸣等疾病,在中耳炎等其它耳部疾病上有独到见解,特别擅长中西治疗耳聋耳鸣等疾病。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注: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