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中的病灶,以腭扁桃体(我们常说的扁桃体)为主要,其原因为:1)、位置暴露,易受口、鼻进入的细菌感染和异物的侵袭;2)、小窝深细、多分支,其中积存脱落上皮、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时,易引起扁桃体炎;3)、小窝深达被膜,面积较广,藏垢纳污,易受感染;4)、小窝上皮稀疏,其间常可见有淋巴细胞和其他游走细胞,形成所谓“小窝上皮细网化”,系机体与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斗争场所;5)、与淋巴结不同,扁桃体无输入淋巴管,因而外来刺激素常是渗透扩散的。据此,扁桃体与鼻窦、中耳不同,不仅受细菌、病毒反复侵袭,且是接受抗原刺激及产生抗体的一个免疫脏器,所以在扁桃体内可见巨噬细胞、细网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浸润。
扁桃体细菌的存在,均可致无临床症状的慢性炎症,但也不一定是感染病灶。只有反复急性发作恶化时,在抗原刺激下产生抗体,又形成抗原抗体的复合物,对远隔脏器成为新的抗原性刺激,引起更复杂的抗原体反应,引起所谓机体的迁延性反应,才会出现继发性病变。
如何诊断病灶性扁桃体
目前尚缺乏简易、迅速和的客观诊断方法,主要还是依靠详细的病史,临床检查和一、二种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后观察疗效,作出结论。
一、一般诊断法
1、病史:详细询问,分析扁桃体炎与有关疾病的因果关系。可以由此获得确诊。60~70%以上的风湿病患者都有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临床上很少只有慢性经过而无急性发病史者。
一般急性急性肾炎不发生在链球菌感染的高峰时期,而多在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后2~3周的恢复期,相当于过敏反应建立阶段。
2、血象及血沉:除血细胞总数常增多外,还有淋巴细胞增多和浆细胞出现,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单纯型与病灶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血沉差异。单纯型病例血沉增块的只占18.4%;病灶型者,特别是并发肾炎及风湿病等,则可高达56.9%以上。
此外扁桃体源或病灶性肾炎患者2/3以上血清粘蛋白含量增加,可作为辅助诊断。
局部皮肤白细胞计数也属一种客观诊断法,由两下颌角区皮肤处取血,同时取手指或耳垂的末梢血作对照,如前者的白细胞总数较后者增加500/立方毫米以上,则有诊断意义。
心电图异常改变多见于病灶型扁桃体炎,除心律和心肌障碍外,偶见有电压改变,尤以并发心血管疾病者占多数。
二、局部病灶诊断法
1、局部检查:病灶型常见有舌腭弓充血区,粘连或结疤,表面凹凸不平,小窝浅小,挤压有较多脓栓或脓液溢出,扁桃体一般较小而深藏。据观察扁桃体Ⅰ度大的病灶型占总数43.9%,而单纯型则以Ⅱ度占有多数,达52.2%。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小窝细菌培养以溶血性链球菌占有多数,达10~17%不等。其他致病菌只占小部分。
单纯型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多突出,表面较光滑,滤泡结构明显,质柔软,小窝较清洁。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均不明显。
2、扁桃体小窝细胞涂片检查法:采取细胞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直接涂片法简单,可以看出细胞形态和其出现率,慢性扁桃体炎与健康者有明显差别,单纯型和病灶型两者也不相同。病灶型常以浆细胞、吞噬细胞、白细胞等占有优势,说明网状内皮系统较为活跃,这是机体抗感染的客观免疫反应。
三、激发实验法:
系用局部机械的、物理的等直接或间接刺激炎性扁桃体炎,然后观察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其中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血沉的变化为重要,体温变化次之;其他则按不同的继发病变特点,进行重点检查,如风湿病的疼痛反应,肾炎的尿蛋白、管型、红细胞等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象变化等。常用的方法如下:
1、扁桃体按摩法:用戴有消毒手套的手指或棉棒直接按摩两侧扁桃体5分钟,然后在一定间隔时间,观察所引起的上述反应。与试前所查结果比较,如白细胞总数增加1,200/立方毫米以上,血沉增块12毫米/小时以上,视为阳性。体温变化以按摩后5分钟明显,白细胞及血沉改变以按摩后3小时明显。此种试验对风湿病较有诊断价值。
2、
短波刺激法:在颈侧下颌角部位,用微热量
短波间接照射,或经口腔直接照射5分钟,后者引起的反应较为明显。照射后每小时进行血、尿常规和体温的测验,在小时查血沉。如体温上升0.5oC以上,白细胞增加1,000/立方毫米以上,血沉增块10毫米/小时以上,均为阳性。
四、治疗:
清除扁桃体病灶局部治疗是很重要的,因为扁桃体是人体较小的器官,全身给药时,局部的药物浓度相对较0。局部用药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时只需外治,即能全愈,即使重病,若辅以外治,则奏效亦速。
局部治疗有以下几种:
1、敷贴法:
①、将药物直接贴于下颌部与扁桃体相对应处,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贴够一定的疗程可以清除病灶。常用扁炎软膏(原名:“扁咽消”、“扁炎消”)。纯中药贴剂,作用直接,对于慢性扁桃体炎,在急性发作时贴有治疗作用,在不急性发作时贴有清除病灶的作用。其优点:1》、疗效,能使咽痛迅速消失或减轻;2》、对体温及白细胞有调节作用,使之迅速恢复正常;3》、透药速度快(在透皮质剂的作用下),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总用药量,提高药效,缩短病程;4》、避免了非胃肠道(注射)给药的危险,痛苦与不便;5》、作用持久而直接,使药物在病变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区;6》、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减少个体差异;7》、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避免全身毒副作用;8》、微痛、微创、安全、方便。
②、循经贴敷法:
将药物外敷患者腕部的经渠穴,而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2、吹药法:
药物自制成极细粉末,将药末吹于扁桃体上而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常用的如喉风散、西瓜霜等。、复方硼砂液等,(据查病灶型扁桃体炎时,咽腔分泌物偏弱碱性,而正常则偏酸性,用弱酸性药液漱口为宜)。
3、含漱法:
选用适宜的药物煎水取液或配置溶液,以洗咽喉部,而达到清热解毒、清洗局部的作用。常用漱口方有:银药甘草漱口液、稀白醋漱口液、复方硼砂液等。
4、扁桃体内注药法:
将药物(如:0.5%普鲁卡因2毫升或10%硫代硫酸钠)注入扁桃体,双侧同时注射;以刺激局部,调节机体功能。
5、噙化法:
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丸剂或片剂含在口内慢慢噙化咽下,使药液较长时间浸润于扁桃体及咽喉部,常用药物如六神丸,草珊瑚含片,含碘含片,健民咽喉片,铁笛丸等。
6、雾化吸入法
将用的药物加工制成溶液,通过
声雾化器或雾化吸入器的作用变成微小雾滴吸入咽喉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药如银花甘草汤,鱼腥草液,甘桔汤等,以及抗生素水溶液,糜旦白水溶液等。
7、理疗法:
两侧下颌角部位热敷或起短波透热理疗,达到清热消炎的作用。
温馨提醒:对任何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过分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才是健康的根本。医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全心服务”的宗旨,竭诚为您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若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免费与“在线咨询”直接对话咨询或拨打免费咨询电话和健康热线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