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专家长期坐诊
新农合/医保定点机构
我们只相信疗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耳部疾病 > 耳鸣 > 西安耳鸣吃什么

西安耳鸣吃什么

来源: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 门诊时间:08:00-17:30
温馨提示:我院为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二级专科医院,请患者放心就诊!
  耳朵接受外界声音刺激,在耳朵里产生听到声音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听觉功能。而外界根本没有发生声音的音源,但主观上却感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就是耳鸣。患者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否则吃错了食物会加重病情。
 
  适宜食物
 
  1、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补铁,则能有效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根据我国不同年龄铁的需求量标准,45岁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每天铁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2毫克。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铁量较多,每百克紫菜含46.8毫克铁,虾皮16.5毫克、海蜇皮17.6毫克、黑芝麻26.3毫克、黄花菜12.6毫克、黑木耳11.9毫克、苋菜10.5毫克,香菜、木耳菜含铁量仅次于苋菜,豆制品平均含铁量约占4-6毫克。
 
  2、多补充些含锌丰富的食物
 
  因锌与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与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的代谢等都有密切关系。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液和心肌中锌的含量都减少。孕妇缺锌,胎儿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研究表明,1/3的老年人耳鸣、耳聋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锌。成人每天摄入15毫克的锌即可维持平衡。含锌最多的食物为牡蛎、肝脏、粗粮、干豆类、坚果、蛋、肉和鱼,牛奶中含锌量比肉类少得多。
 
  3、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蔬菜、硬干果
 
  维生素C、E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提高人体对氧的利用率,改善末梢血流量,对内耳起保护作用。新鲜绿叶蔬菜中含维生素C多,黑芝麻、植物油、核桃、花生等含维生素E较多。
 
  4、适当摄入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老年性耳聋者都有血钙偏低症状,而血钙偏低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含维生素D较多。
 
  5、多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饮食禁忌
 
  1、忌腥膻发物
 
  若耳鸣为外感湿热所致,如脓耳等,应当忌食腥膻食物,如带鱼、黄鱼、鳗鱼、黑鱼、桂鱼、鳝鱼、白蟹、虾等,这类发物可以助长湿热之邪,壅阻清窍,致耳呜时作。
 
  2、忌辛辣刺激食物
 
  辛辣刺激之品如芥末、京葱、洋葱、生姜、蓼蒿、大蒜等,可引起胃黏膜水肿,加剧呕吐。此外,还可导致全身基础代谢增加,氧耗上升,不利于眩晕恢复。
 
  3、忌高脂肪饮食
 
  肥肉、油炸食品、羊肉汤等高脂肪食物。摄人过多,往往会引起血脂增高,久之可形成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内耳血液循环障碍,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4、忌烟、酒
 
  酒可使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在淋巴回流障碍的情况下,血流加快可使膜迷路水肿加剧,而使眩晕难愈。此外,饮酒可加快心跳,引起胃黏膜充血,更使呕吐加重,不利全身症状的改善。烟中有害物质可损伤循环系统,加重耳内神经、血管缺氧、加剧耳鸣,故应戒烟。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我要通话预约 点击网上咨询 24小时咨询电话:029-87401000

关于中大About Fuda

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作为西北地区首家大型耳鼻喉专科医院,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专业设置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重点... 【详情】

医师风采Medical style

  • 张胜利 耳鼻喉主任

    擅长:擅长各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耳聋耳鸣、中耳炎等耳鼻... 【详情】

    医院门诊时间 8:00——17:00

  • 来长荣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耳显微外科和耳神经外科,致力于慢性中耳炎、周围性面瘫等多种耳鼻喉... 【详情】

    医院门诊时间 8:00——17:00

  • 裴玲玲 耳鼻喉主任

    擅长: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眩晕等疾病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在耳聋、耳鸣、... 【详情】

    医院门诊时间 8:00——17:00

  • 许峰旗 耳鼻喉主任

    擅长:对耳鼻喉疾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耳内科疾病,突发性耳聋... 【详情】

    医院门诊时间 8:00——17:00

来院路线Hospital line

医院地址: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87号(革命公园往西200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旁)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注: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鼻子宝宝咨询